主页 > 解经工作 > 两赛集锦 > 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 > 获奖篇目 >

学习是穆斯林的天职

【字体大小】 [] [] []2016-08-17 16:18 文章来源:《中国穆斯林》杂志 作者:黑保旭

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

《古兰经》教导我们说:“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,他曾用血块创造人。你应当宣读,你的主是最尊严的,他曾教人用笔写字,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。”(96∶1-5)真主要我们学习认识,穆圣在接到启示之后立即向愚昧无知挑战,穆圣要我们重视学习,明辨是非,探求真理,从而传播伊斯兰文化,作好“顿亚”中的“海里凡”。

学习是每个穆斯林的天职,伊斯兰教把学习强调到主命的位置。穆圣说:“求学对每个男女穆斯林是主命”,“学问,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”。并将知识和伊斯兰教的五功(念、礼、斋、课、朝)视为同等地位。伊斯兰教重视求知,不仅是为了宗教发展,也是国家、民族繁荣和振兴的需要;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。《古兰经》是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源泉,我们穆斯林首先要学好《古兰经》,《古兰经》有它独特的文风及许许多多的文化科学知识,是文化知道的宝库。上述这些是经训对待知识和学问的态度,对待学习宗教知识的态度。

圣训中有这样一段传述:有一天艾乃思·本·马立克在穆圣面前表扬一个人,穆圣问他:“他的知识如何?”艾乃思·本·马立克说:“真主的使者啊,他的功修如何如何好,他的优点如何如何多,他的品貌如何如何好。”穆圣又问到:“他的知识如何。”大家说“真主的使者啊,我们都赞扬他的宗教功修,你却追问我们他的知识如何。”穆圣说道:“一个孜孜不倦礼拜的愚人,由于他的无知而遭到的不幸远比一个无耻之徒的放肆还要严重。人们接近真主的程度如何,只是依据他们的智力知识的能量来决定。”据欧麦尔传述:有一天真主的使者去清真寺,看见两伙人,一伙人从事礼拜,一伙人讨论学术。于是使者就对身边的人说:“两伙人都行得其正。而研究学问的人。实在胜过礼拜的人。因为礼拜的人,志在祈求他所需求的东西,然而必须得到真主所喜,才能赐予,如真主不喜,就不赐予。至于研究学问的人,在学习中就能使自己获益,并且又能教授无知的人,因而比较贵重。”

上述两段传述说明了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学习知识,也说明了学习对于穆斯林是何等的重要。经训要求我们学习的并不局限于宗教知识,而是包括人类历史所创造的所有的文化科学知识,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益的所有知识。

实践证明,人的智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一个人不学习,即使有良好的天赋也将一事无成,中国古代有许多刻苦学习的范例如凿壁偷光,程门立雪,悬梁刺股,囊萤映雪等,都为世代人们乐道,可见刻苦学习是对人天赋的一个补足。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,发愤忘食,乐以无忧,终于成为圣贤。他说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”。《学记》说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不知道”。又说:“虽我嘉肴,弗食不知其味;虽有至道,弗学,不知其旨也”。因此,一个人要想成才成器,必须发愤求学,学习能使愚者聪明起来,不学,却会使智者愚昧下去。

我们大家都知道,在宋代,有个叫范仲淹的人,早年丧父,家境贫寒,年轻时读书,生活无以为继,只有把粥煮得稠一点,等凉了、结在一起,然后用刀划成一块一块的,一次只吃一块粥。把咸菜也切成小块,一次也只吃一小块。就这样刻苦读书、奋发学习,后来才功成名就,成了宋代的大文学家,大政治家。他的名言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”脍炙人口,流传千古,世世代代激励多少志士仁人。他那不畏贫困,刻苦自励,勤奋好学的精神,更成为千古佳话,后人楷模。刻苦勤奋,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是中华学子的美德。从古至今多少名言警语,历史典故,告诉我们学习要刻苦,以及学习的重大深远的意义。作为完美人类制度的伊斯兰,不也同样具备中华民族这些优良传统吗?

穆圣说:“哲理纵然来自异教徒也应吸取”。穆圣给我们讲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: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,是没有地域和国界的,我们穆斯林不要闭关自守,固步自封。要想摆脱贫愚落后,就要勤学苦读,有容乃大,海纳百川,要有广采博取的精神。伊玛目安萨里在其著名的《圣教重光》中指出:宗教知识与社会知识应该并驾齐驱,同步发展。他主张学习社会知识和学习宗教知识均为天命,如果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城镇有了能够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阿訇,那么,就应该把教育和追求知识的目标转移到医学、科技、工程等方面。他还主张学习农业、工业、手工业等方面的知识也属天命。《古兰经》和“圣训”从信仰的高度鼓励穆斯林学习知识,崇尚科学,对穆斯林来说,这不仅是在现世耕耘,创造幸福生活的需要,而且是一项受到喜悦的善功。伊斯兰是提倡学知识的。伊斯兰既要求人们学习宗教知识,如教义学、教法学、《古兰经》、圣训等,又要求人们学习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,如语言、文学、历史、地理、哲学、法学、经济学、数学、化学、物理学等等,并要求把宗教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,融会贯通,相互促进,相得益彰。以宗教信仰来指导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,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巩固宗教信仰。穆圣说:“知识是伊斯兰教的生命,知识是信仰(伊玛尼)的柱石。”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是哪个民族的专利,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,是来自真主的恩典,我们理应拥有这些财富,享受这些恩典。学习是不分时间、空间、性别、年龄,不论在什么地方,都要老实地,认真地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。知识文化对于每个国家、每个民族、每个宗教来说,都是至关重要的。要懂得“有知识则兴,无知识则亡”的道理。

学习是每个穆斯林的天职。我们的先人曾遵照经训刻苦读书,在科技文化方面作出过许多贡献。仅举十至十一世纪阿拉伯帝国时代,在中西亚穆斯林曾创造了一个灿烂辉煌而又文明发达的时代,那时出现了多少享誉世界的文人墨客、志士仁人。花拉子密既是数学家又是地理学家、化学家、天文学家、建筑学家还是绘画师;拉齐的《医学集成》是当时医学界的蓝本;伊本·西那世称阿维森纳是阿拉伯哲学的高峰,他的著作涉及哲学、医学、地理学、天文学、经学、艺术和语言学等方方面面,曾被评为世界四大名人之一。穆斯林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名著如《黄金草原》、《历代先知和帝王史》、《历史大全》、《王书》等填补了世界中世纪史的空白。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形成回族后,中国回族文化界也人才辈出,如:元哲马鲁丁的《万年历》、《大元一统志》、浑天仪、天位仪等都是骇世之作;明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;赛典赤·瞻思丁在云南的水利事业在中国水利史上也应大书一笔。伊斯兰教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课题,即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,于是汉学派在中国应运而生,以儒解伊,儒伊结合的思想在中国回族知识界应运而生,于是出现了明清时的胡登洲、王岱舆、刘智、马注、张中等经汉两通的大学者,他们把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相融合,将伊斯兰教育与中国教育相依托,创造了许多汉学经典,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创新,为提高中国穆斯林文化道德素质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贡献,为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,为伊斯兰教适应中国社会创造出了许多光辉的典范。

上述一切是我们先人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的结果,说明我们穆斯林历来重视学习,重视教育,重视文化,当然也重视科技,而且还曾走在世界文化科技的最前列,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,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,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。

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,科学技术空前发展,固有的时空状态被打破,全球意识多元化,面对新的历史潮流,新的文化趋向,我们应弘扬传统文化,探寻自然界,利用自然界,以求得真主赐予丰厚的物质资源造福人类,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学习,刻苦读书,掌握文化掌握科技,这无疑是摆在我们穆斯林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。

伊斯兰是一个提倡学习、追求科学的宗教,进步的宗教,因而能够适应整个国家,整个民族,整个时代的发展。对于我们年青一代教职人员来说首要任务是不断的学习,深入的了解。了解周围社会,了解国情,了解世界,眼光放远一点,眼界放大一点,学习要刻苦,学习要超前。穆圣开始传教时,就把科学纳入信仰范畴。一些圣行(如:讲究卫生,勤用牙刷等),本身就是“实践科学”。这又要求我们学习宗教经典的同时,了解世界文化的新动向,了解科学,了解时代发展趋势,伊斯兰教要与时俱进,我们要发扬光大学习穆圣的精神。那就需要“学习,学习,再学习”。要从头开始,迎头赶上,只有穆斯林掌握了文化知识,我们穆斯林民族才能真正赶上兄弟民族,立于中华民族之林,而无愧于祖先,无愧于祖国,更无愧于时代。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,除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外,更主要是为祖国的改革开放、经济建设服务。时代赋予我们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,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,能否赶上新时期的步伐,文化素质决定着我们的命运,也决定着我们伊斯兰的前途。觉醒吧!穆斯林兄弟姐妹们,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,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创伊斯兰的明天。

阿敏!

(选手系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推荐)

光辉历程60周年——纪念中国伊斯兰协会成立60周年
更多>>图片新闻